首页 >> 长鳞薹草

一个县委书记眼里的林改群众要致富山上有出天山彩花小松波滇南草乌顶羽菊属假木贼属

能源农业网 2022-09-06 01:23:00

一个县委书记眼里的林改——群众要致富 山上有出路(图)

一个县委书记眼里的林改——群众要致富 山上有出路(图)

作者:中共富宁县委书记 罗家祥来源:中国绿色时报时间:

对云南省富宁县林改工作的几点思考

有对财富不感兴趣的人吗?我想,可能很少。不仅如此,对创造财富的冲动、拥有财富的渴求,是绝大多数老百姓生活着的动力之一。

群众是山林的主人,但是几十年来的历史反反复复重复着一个让人郁闷的词汇:贫穷,贫穷,还是贫穷。

山林的主人该如何摆脱贫穷的困扰呢?答案只有一个:林改!在山上寻找致富之路!

过去的做法没有出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的古谚,并没有在包括富宁广大老百姓的身上得到验证。细细想去,原因很复杂,故事也很多,怎么理也理不大清爽。但有一条:老百姓真的不笨,也不懒。

可问题出在哪儿呢?富宁的山不好吗?水不好吗?老天爷苛刻这方平民百姓吗?都不是!

问题出就出在政策不对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土地改革时期、农业合作社时期、人民公社化时期,还是林业 三定 时期、林地流转时期 都没能解决好一个重大而关键的问题:把群众利益的实现与山林紧紧地捆在一起。

群众很无奈:自己栽的树要动一动,总会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守着银行取不出钱,那我存钱干什么?山林是集体的,集体的山林是大家的, 你有我有全都有啊, 你砍我也砍,不砍白不砍,砍了也白砍。你烧你的山,我睡我的觉,反正跟我没多大关系。你虫子啃你的树,我过我的路,就是见到了也当没见着 不是老百姓没心没肺,而是种了树该归谁,护了林谁得益,扑火灭虫防病抓小偷后有什么好处。申请砍几棵树换点油盐的手续真是太难办了,这些问题许多年了也没闹个明白。

商贾也无奈:财力雄厚头脑灵光的大老板来富宁转转看,没多少林木资源可开发利用呀;财力不怎么的小老板们想来富宁发展,不搞点拉拉扯扯、哄哄骗骗,不弄点少批多砍、不批就砍,批杉木砍椿木、批东边砍西边等等歪门邪道不行,可一搞歪门邪道被捉着了代价又太大。

干部更无奈:上头布置的灭荒造林、封山育林等任务必须完成;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等的压力真是不小;制止乱砍滥伐,处理偷砍偷运的工作做不到位还不行;掌控着的那几方木材指标给谁不给谁都得罪人,一个不小心让人给下了套子进班房也说不定。

于是,我们就见到了一个又一个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的事实:山头一个接着一个被剃了 光头 ,水土一年接着一年在流失,曾经鱼儿欢跳的小溪一条条地消失,过去见过的飞禽走兽渐渐没了踪影,山火一把接着一把在燃烧,因山林纠纷引发的械斗一桩接着一桩在扯个没完,偷运木材的汽车半夜三更在山路上鬼火一般地去了一辆又来一辆,极少数触犯了法律的公职人员进去了一个又一个,老百姓的穷日子熬了一天又一天 这就不难解释,有着天然禀赋的富宁现在就这么几个数字:803万亩的国土面积中,林地面积556万亩,森林覆盖率仅40%,活立木蓄积量仅726万立方米,2007年的林业产值仅占全县GDP的7%,每年11.68万立方米的采伐指标,大大小小68家木材加工厂,上交的税金才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94元中来自林业的收入不到三分之一。

问题归纳起来就是:集体林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利益分配不合理,经营机制不灵活,产权流转不规范,群众对山林的经营管理缺乏热情,对育林护林缺乏主动,对生态保护缺乏意识。

富宁林业将何去何从?

林权改革理清了思路

富宁县那能乡弄亭村73岁的壮族老人玉保生说: 我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 老人在去年10月拿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之后,说出了这句心里话。之前,他老人家戴笠荷锄、头顶烈日随着林改工作队员爬山涉水五六公里,在承包到他家名下的山地上打下了作为区分标记的木桩子,并着手整地打塘,准备带着家人开始种树。

有着与玉保生老人一样心情的是富宁县的36.6万林农。

省州领导一直关注着富宁的林改。孔垂柱、白成亮、李培、黄文武等领导亲临富宁检查指导;省州林改办、西南林学院等单位的负责人、技术人员深入富宁的山头地块;中央、省州各级媒体走进了富宁的村村寨寨。

按照中央、省州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富宁县于2007年6月11日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干部大会,出台了全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工作方案。7月23日,由县乡村组各级干部和西南林学院等单位的技术人员组成的1000多名工作队员奔赴13个乡镇145个村委会2555个自然村,历时半年多,完成了野外勘查定界和内业制图作业等艰巨的任务,共确权宗地224859宗500.15万亩,打印发放了84674本林权证,调解了1412起历史以来就争吵不休的矛盾纠纷1328起 这可是多年未见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人员众多、耗资巨大、历时较长的农村工作啊,许多村寨出现了争抢工作队员,为工作队员送饭送水的感人的一幕幕真实场景。

富宁县委、政府在这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始之初,把 明晰产权 这四个字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来理解和执行:在组织领导上突出一个 严 字,即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林改,以严密系统的措施办法来推动林改,以严整昂扬的队伍投入林改,以严格规范的纪律来激励约束每个人的行为。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一个 早 字,就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到调查研究早开展,工作方案早准备,宣传造势早启动,实质工作早上手。在群众工作上突出一个 广 字,走群众路线,把林改工作的目的意义告诉给群众,把山林经营自主权交待给群众,把矛盾纠纷的调处权放手给群众。在技术标准上突出一个 精 字,在全省林改中率先大规模使用 3S 技术,全面提高了林改内外业工作精度。在工作进度上突出一个 快 字,在确保林改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从队伍管理、设备保障、激励机制、工作方法上抢时间抓进度,全力推进。在工作质量上突出一个 实 字,为使全县林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在经费保障方面不断出实招,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了近1100万元的林改工作经费。在目标效果上追求一个 好 字,始终将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质量作为衡量林改工作成败的标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精益求精,狠抓落实 应该说,这些都是富宁林改确权阶段的几个主要特点。

说千道万,林改第一个目标就是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

林业在富宁本来就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八角种植在富宁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全县现有46.9万亩八角中,现已挂果40万亩;有自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种植的油茶5万亩;还有近年发展起来的近30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另有23.7万亩的松树,23万亩的杉树 富宁老百姓长期以来就有育林、护林、用林、营林的传统。富宁发展林业,可谓尽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庇佑啊。去年的林改才开始,洞波乡渭城村的黄文海就育下了肉桂、杉树等种苗;周正忠育下的100多万株按树苗已售出30多万株,30多万株松树苗、10多万株的肉桂苗已被群众抢购一空;到县林业局寻找大红花茶果苗、秃杉苗,询问苗木信息的林农络驿不绝;县林业局所属的几个苗圃园里,常常可以见到前来寻找苗木的三五成群的林农。年产5000吨松脂的富森林化公司,年消耗五六万立方米木材的红森、通轩木业公司已建成投产,昆药集团富宁金泰得制药厂以八角为原料的生产线正在筹措上马,金光集团的13万亩速生按树已郁闭成林,新加坡ADE公司于文山州50年州庆时签下了在富宁种植40万亩膏桐原料林的协议,广东加多宝集团为生产王老吉饮料所需种植5万亩鸡蛋花树的规划报告正由云南省林业规划设计院抓紧编制;木央镇种下了2.5万亩的核桃,边境小镇田蓬种下了1.5万亩核桃、4863亩草果 全县的林农都积极行动起来了。另外,到目前为止,全县森林火灾的次数和过火面积都比去年及以前的同期大为减少。毕竟,现在烧山就是烧自个儿的钞票啊,傻瓜都不会干这

等蠢事。县委、县政府也在积极地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深入分析本县实际,抓紧研究制定促进林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林改确权之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富宁林业发展的形势可以说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出现了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土地家庭联产承包时的喜人局面:深化集体林苞序葶苈权制度改革这条路算是走对了,走定了!

群众实践正在探索新路

开弓没有回头箭。 林改既已启动,不改不行,改不到位也不行,改得不好更不行,只有群众说行、企业说行、社会各界说行那才行。但林改之路何其艰难啊,明晰了产权还得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依法治林 都离不开国家法律和中央、省州政策的宣传引导和贯彻执行,更离不开各族干部群众生动丰富的探索与实践,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包括企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但不论改革如何推进,有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是必须明确的:这次林改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必然选择。林改是要为林农利益的依法实现,为各种生产要素的有序参与,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林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或提供一个法治、制度、政策、社会环境。

林改不论怎么改,我认为都必须坚持好这么几个原则,即利民惠民原则,林业效益最大化原则,统筹兼顾原则,整体联动原则,分类指导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大稳定小调整原则等,都必须有一个成龙配套的政策体系来作支撑。县委、政府当前最急需要做的事很多,包括主体改革成果的巩固,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进程等,但有一项工作却怎么也不能再等了,这就是制定好配套政策,明晰各方的利益,很快地把政策交给广大林农,用政策来调整和规范林业发展中的诸多利益和关系,在林业发展、改革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各项配套政策。

以党的惠农利农政策之明确,富宁光热水土搭配之优异,群众育林用林历史之悠久,富宁县发展林业必将大有可为。县委、县政府经过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拟大力发展林产业,以期形成公益林、商品林并存,国有林、集体林、均山到户林共同发展的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充分调动广大林农和企业、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最终形成八角、油茶、速生林各100万亩,核桃60万亩,膏桐40万亩,其他公益性、经济性林木为补充的林业生产新格局。积极培育壮大涉林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带动,促进林产品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10年后林业产值不低于10亿元、增加值不少于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林业的部分不少于2000元的目标,使富宁由一个林业大县,发展成为一个在文山有较大影响、在全省也有一定地位的林业强县。

在分析清楚了富宁林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之后,我认为促进富宁林业的发展还必须遵循林业的一般规律。林业,是三次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生产周期长,生产不稳定,受自然因素的制约严重(比如今年的冰冻灾害),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又一刻也离不开的一个产业。林业在富宁有着基础性、决定性的地位,而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又是其他行业或部门所无法替代。但在市场经济激励而残酷的竞争中,林业又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基于对林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我认为有几个政策体系或体制机制是必须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起来的。

一是建立鼓励林业生产的政策体系。林改的第一步做到了 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 之后,经营主体应该是林农,同时不排斥其他社会力量的进入和参与。就是要按照市场的要求,允许林权所有者依法自主经营林木林地。仅就种树这一最基础最直接的环节来说,谁来种、怎么种?我想,林农是责无旁贷的第一主体:自己育苗自己种,外购苗木回来种,兄弟几个联手种,同村同族联合种,联户整村一起种,转让林权让别人种,集体林地让企业去种、让大户去种 方式方法可以多样化,不必强求千篇一律,包括机关干部职工、教师医生等 吃皇粮 的人群也可以以个人的身份,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参与到林业生产中去。这就需要在法律和政策规范约束之下,让有形或无形的市场来配置林木、林地、林权等林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从而打破或防止林业又回到小农式的生产发展的老框框中,真正建立起依法、有序、高效、合理的林业生产发展新格局,促进林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以我臆想,绝大多数的林农及社会各当压足表面界应该是赞同和支持这种政策导向的。

在研究支持主体、主流、绝大多数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极少数的不想、不愿、不能从事林业生产的小群体。比如已离乡离土多年谋生找到了更大更好的活路,不在乎这几亩山地的林农;张开大嘴巴靠天吃饭不想动手不愿苦干的人;重症在身、家里无劳力甚至已成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等。民间的情况尽管千差万别,但政府有一个目标必须确立:在法治的框架内解决好山地可能会被闲置丢荒的问题,让山地尽快绿起来,将上述几类人群名下的林权由集体收回另行发包或交由林业要素市场进行流转,权益由集体或受让人分享。对于绝大多数的林农,在支持鼓励的同时,也应该建立起必要的约束性政策措施,比如以村组为单位,让群众监督群众,引导和监督林农今年订计划,掏钱育苗或购苗,出工出劳上山去种树,今年种不了的山地明年后年接着再种,对于那些到了第三年也即2010年都还不见行动的,由村集体收回其林权另行发包或迫使其流转。

另外,还得建立相关政策,对外来力量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设立必要的准入条件限制,防止外来力量炒买炒卖林业资源,圈占挤占林地,囤积炒售林权,掠夺林农利益。也就是要求所有愿意到富宁从事林业生产的单位,必须在依

法获得林权之后,一到两年之内在承包、租赁的林地上开始育林造林,否则就取消其在富宁的发展权,从法律上解除其与林农或村集体的合同关系,一切后果和损失由该企业或单位承担,林农或村集体不承担任何法律;相反,村集体或林农还应于合同签订之时就收取其承包租赁费用,以利于事后将该费用用于育林造林。

二是探索建立规范林权流转的单月本钱增幅到达25.48%!政策体系。林木如何买卖?林权如何流转?是按照过去的做法仍然来个 口袋里卖猫 ,还是另辟新路将林木林地的流转公开化、透明化?这是各方特别是林农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我想,应在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平等自愿的框架下,以不侵占林农利益、不改变林地性质、不损害国家公共利益为原则,研究制定林权流缅甸竹转登记管理,供求信息收集发布,林木林地有序流转,林业资源评估,林业发展抵押耳叶越桔贷款,涉林法律公证服务,林业科技信息交流等配套政策。以此来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统一管理,鼓励林木林地等林业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依法流转,提倡林木林地公平公开交易,坚决防止和杜绝暗箱操作,钱权交易,炒买炒卖,低买贱卖等坑农损农、违法乱纪的行为。

三是允许和鼓励各种资本进入林业经营的政策体系。干啥事都离不开一个钱字。林业要发展,没钱肯定不行。以金光集团在富宁发展速生丰产林所需投入为例,种一亩速生丰产林,需在租地整地、种苗、人工、化肥、农药、管护等每个环节进行投入,全过程的投入高达500多元。对于大多数富宁林农来说,每亩投500元,100亩就需5万元,这显然是一般的林农所无力承担的。就是按已确权发证的500万亩林农的承包山地,要种下去也需要25亿元,这对富宁来说几乎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钱从哪里来?我想应有以下几条渠道可供探索:1.林农自己掏钱自己种树自己得收益。现在许多富宁的林农已经在这么做着了。2.联户合伙共同出钱共同种植共同管理共同分配。3.拿出林权向社会各方包括机关干部职工、医生教师、省内外企业招摹合伙入股,即林农出山地出劳力,合伙或入股人出钱买苗买化肥等物资,收益按双方自愿谈妥的比例分成。在洞波、那能等乡镇,这种模式已经有人在实践。4.转让林权让其他力量去掏钱去种树去收获,集体或林农获得转让费。这对于尚在村集体手中的30.4%比例多达160多万亩的林地,以及少数不愿、不想、不能种山地的林农来说,不失为一条好路子。5.以林权证作抵押,政府财政筹集资金作担保,帮助林农向信用社、农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这是一个需认真研究探索的全新的课题,金融单位在林改中其实是大有可为也是有利可图的,关键就是要搭建起一个林农、银行、政府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约束、共同发展的政策平台。

横粱位移的丈量经过变形丈量安装来丈量

政府的财政资金是扶持林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这必须在明确了政府在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职能定位或者说是角色之后,才能予以放行。财政资金主要应该投向林业的发展总体规划设计、技术培训指导、 三防 体系建设、主导性产业扶持(比如核桃)、林农林企贷款贴息、先进典型表彰奖励等基础性、公益性、先导性领域,也就是投入到群众、企业和社会不能做、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上去,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防止和避免有限的财政资金低效、流失或浪费。

四是建立适应林改形势的科技支撑政策体系。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之后,现有的林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也应随之作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育苗、移植、扦插、嫁接、抚育、病虫害防治对于任何树种、任何地区、任何林农都涉及得到,而不同的树种比如八角、茶果、桉树、核桃、秃杉、松树等又需要不同的技术。林科人员与广大林农、林业科技与林业发展、技术推广普及与林木生产,都需要有一个高效、及时、低成本的林业科技支撑政策体系来予以扶持。我认为,加强对现有林科人员的知识更新、技能培训、管理使用,加大新品种推广、病虫害防治、育苗造林技术指导,同时设立林业技术推广项目资金,以乡镇为单位,以村组为区块,向林业技术服务单位公开招投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林业科技服务。

五是探索建立涉林新经济组织的政策保障体系。这主要是基于林改歧枝黄耆后林业生产经营的新情况新特点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林改之后,林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千差万别,呈现出林地面积有大小、林地地块零星分散、立地条件有优劣、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等特点,富宁的林地同样有这些基本特点。这就使得以户为单位单打独斗地进行林业生产经营变得更加艰难,有的甚至是不可能。建立涉林新经济组织就顺理成章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涉林新经济组织所要承担的职能就是科学、有效地组织开展林业规划、实施、监督、制约,有序、高效地完成育苗、种植、管护、采伐、复垦,林产品流转、交易,林业科技推广、运用,涉林法律关系的调整,林业生产组织内部责权利的制度安排和遵守执行等等。基本的形式可以考虑因品种、区域、面积、家庭、村组等情况而定,可倡导组建:1.联户经营经济体。即同一山地内的几户几十户人家组成一个林业生产经营经济体,经济体内部林农共同谋划、商议发展规划,共同出资营林、管护,共同申报采伐指标、上市交易林产品,共同分享营林收益,共同协调解决联户经济体内的相关问题。可以倡导以村小组为单位、村党支部或村小组牵头,组建林业协会,订立协会章程,协商处理内部外部各方关系。2.股份合作制林场。可以由探索实践相对比较成熟的联户经营经济体比如协会发展而成,也可由企业与林农协商共同组建,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明确公司与林农双方的责权利,以资金、技术、林地、劳力折算股份,公司负责筹措资金、技术培训指导、林产品加工、林产品营销,林农出林地、出劳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3. 公司+基地+林农 。组建林业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的林业生产基地,企业对林农进行品种、科技示范引导,带动林农种植某种林产品,企业按市场价格收购加工林产品。另外还可以探索林权转包、承包、租赁、互换等多种形式,以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以性质各异的经济组织推动林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六是探索建立林改后的农村基层组织运行新机制。分配到户的林业产权并不等于要回到小农经济的散、小、乱、弱的经营状态,更不等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本质上讲是农村生产力的调整、变革与创新。按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理,作为上层建筑的农村基层组织的运行以及县乡基层政权组织的管理服务方式,也将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以生产关系的调整来适应业已发展变化了的生产力的变革,从而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已经出现并即将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利益纠纷,远比家庭联产承包土地之后的还要多得多,林农对资金、技术、信息的渴求以及生产性设施和公共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问题?我想,首先必须强化县乡党委、政府对林业发展的宏观调控的服务职能,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小组的民主自治、民主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功能,进一步强化林农和基层组织对林地林木的处置权和话语权。其次是要通过林改来积累财力,增强农村公共产品自我供给的能力,解决 空壳村 无财力办事的问题。另外,还应探索建立林农内部的互助渠道,建立和完善林农教育培训渠道、建立健全林区社会稳定等涉林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

林改刚刚起步,林改永无止境。林改的内容和形式也将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呈多样化,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改革的主导权,保护群众的积极性,通过林农、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把林业真正发展成为一个支撑富宁快速发展的大产业。

[收藏本页] [关闭窗口]

内蒙古心胸二级医院
西藏拉萨眼三甲医院
青海耳鼻喉医院
甘肃呼吸医院
友情链接